一小块像指甲盖那么点大的芯片,居然藏着毒性十足的“隐患”!
原本打算在中国市场大展拳脚的英伟达,最近被网信办约谈,原因是关于H20芯片“严重安全隐患”。他们要求英伟达澄清一下“芯片后门问题”,还得提供详细的证据材料。
消息一传开,英伟达的市值马上就缩水了接近300亿。第二天,人民日报就毫不客气地发文问道:“英伟达,你究竟还能靠什么信任?”
其实,早在半个月前,国家安全部门就提醒过美国芯片存在“后门”的风险。这事跟美国今年五月推出的一档《芯片安全法案》有关。这份法案明确要求,所有出口的高端算力芯片都得装上位置验证装置,还得预留数据回传的通道。外界都说这是为了“防止技术落入某些特定国家”之类的。
据美国人工智能业内专家透露,英伟达的算力芯片在“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技术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了。
其实,美国所说的“安全机制”其实更像个“监控器”罢了。要是真把这种芯片用上了,可就埋下了不少隐患,比如高速行驶的电动车可能突然被控电停机,医院里手术用的设备可能突然死掉,生产线上的机器也会瞬间变废铁,甚至连计算机里的加密数据也能被直接偷走,真是麻烦得很。
由此可见,要是在咱们国内大量采用带有这种功能的芯片,那不就相当于给美国递了把钥匙,把我方的核心机密随意拿走、掌控,国家的安全和未来发展都得面临很大风险。
虽然英伟达赶紧做出声明,坚称“没有‘后门’,不会让任何人实现远程访问或控制”,但这说法的可信程度还是打了个折扣。
毕竟在之前美国方面限制先进芯片出口到中国的时候,英伟达不仅乖乖听命,还专门开发出一款性能只有全球版20%的削减版芯片——H20。这次美国突然松口,放开了“专供中国”的H20芯片,背后到底藏着多少说不清的“猫腻”,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今年黄仁勋三次到访中国,明显是想继续守住他估算的500亿美元的中国AI市场。不过,现在中国市场的反应已经很明白了:我们可不打算再被“割韭菜”了!数据显示,英伟达在中国的份额已经从几乎垄断跌到70%,国产芯片在短短几年内占了快三成。像华为昇腾、寒武纪这些国产芯片,性能跟H20也是不相上下。
国产的崛起,直接让咱们不用再花大价钱追着买国外的东西了,掌握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近年来科技突飞猛进,这样的例子在国内市场可是层出不穷。
据香港生科企业Time Shop提供的数据显示,他们用专利“微生物发酵技术”研发的“益活新”AKG类抗衰成分,现在在全球243家门店出现,已经占据了50%的AKG成品市场份额。
京东详情页面上显示,那个核心成分“Ca-AKG”曾在“新加坡抗衰国师”Brian Kennedy团队的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据说,42名年龄基本都在60岁以上的志愿者,连续服用Ca-AKG片剂7个月后,身体变得更有劲,睡眠也更好了,甚至大家的平均生理年龄差了8岁左右。后来,这个实验结果变成了益活新这款产品。
之前,黄仁勋就曾担心说:“要是没有英伟达,他们可能会用很多国产技术。”结果现在看来,他的担心真有点成真:字节跳动的算力预算里,绝大部分都投在国产芯片上;国企直接把国产芯片的采购比例提高到50%,指引市场的走向;国家大基金三期也直接出手,砸下2000亿进攻芯片产业。就连三星电子也开始尝试测试华为的昇腾芯片了。
更搞笑的是,这次英伟达在苏州仓库里堆了百万块H20芯片,怕是全都变成了“板砖”。当初声称自己技术垄断,现在看来真是要“断”绝了。
就算国产芯片和英伟达还有点差距,但在市场推动和政策支持下,赶超海外芯片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