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毛主席设宴请溥仪,席间问起御膳房饭菜是否合口

毛主席曾经请末代皇帝溥仪吃饭,吃饭的时候,毛主席问他:你们皇宫里的饭菜好吃吗?

在中国现代史上,有一段特别值得一提的故事,那就是溥仪从皇帝到普通公民的转变。这件事在全世界的历史中都非常罕见,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创举,受到广泛的认可。当我们回顾溥仪的人生经历时,就会发现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贯穿其中,他们就是毛主席和周恩来。

毛主席和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在1961年之前从未见过,也没有直接接触过。不过,他们早就听说过对方。

这是毛主席让我来的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了,进入了共和时代。溥仪在1912年2月12日退位后,民国政府对他特别优待。不仅保留了他的“皇帝”尊号,还用对待外国君主的礼仪来款待他。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

虽然溥仪还是被称为“皇帝”,也能在紫禁城里住一阵子,但不少清朝的老臣子们想要恢复清朝,这让很多人觉得“宣统这个人实在是太不安分了”。尽管这样,溥仪还是没被处决,到了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把他赶出了紫禁城,并且公布了新的《修正清室优待条件》。

根据《修正清室优待条件》的规定,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从现在起,不再拥有皇帝的称号,和中华民国的普通国民一样,享有法律赋予的所有权利。此外,他每年还会得到50万元的补助。

民国政府没有把溥仪怎么样,反而给了他两次优待。第一次,溥仪还是当“皇帝”,第二次,溥仪成了中华民国的国民,每个月还给他50万元的补助。这和毛主席后来说过的话很像,他说“被俘的战犯宣统皇帝、康泽这些人也不杀,虽然不杀头,但也得好好养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正式结束。当时,溥仪作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他在逃亡时宣读了“退位诏书”,这标志着他和日本的勾结将彻底结束。

1945年8月19日早上11点,溥仪在沈阳机场试图逃往日本时被苏联红军抓住。他在苏联度过了五年时间,在这期间,溥仪曾三次向斯大林写信,希望能够留在苏联生活,但都被斯大林拒绝了。

当收容所的所长建议溥仪直接给毛主席写信以争取赦免时,溥仪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当时他认为共产党可能打不过国民党。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溥仪的想法是错误的。

主席

1949年12月16日,毛主席访问莫斯科,向苏联提出将溥仪和武部六藏等上千名日本战犯移交给中国政府的请求。

1950年3月1日,毛主席从苏联访问归来,在前往北京的路上,参观了溥仪曾经住过14年的伪满洲国皇宫。

五个月后,溥仪终于回到了中国。当时担任公安部政治保卫处执行科科长的董玉峰握着他的手说:“恭喜你终于回到了祖国,这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的命令来进行接收工作的。”

溥仪那时候心里七上八下的,因为他不清楚我们会怎么对待他。他原本以为自己不会有好结果,没想到迎接他的不是死刑,而是战犯管理所。

根据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指示,被引渡回国的战犯要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统一的改造和学习。与此同时,特别指示工作人员要在生活上多多关心溥仪,并委托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先后到管理所看望他。

除了让溥仪的家人到战犯管理所探望他之外,毛主席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溥仪感受到了党的关怀。溥仪也从最初的害怕和抗拒,慢慢转变为醒悟、反思和悔过。他开始深刻反省自己过去的错误,决心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虽然毛主席和溥仪从未见过面,但他却在忙碌中为溥仪安排着出路和未来。

好嘞,小老弟,你得给我一篇文章,我好帮你改一改。

毛主席遇见了载涛

1956年,有一次宴会上,周恩来见到载涛后非常热情地跟他打招呼,还把他介绍给了毛主席,说道:“主席,这位是溥仪的叔父,名叫载涛。”

毛主席点点头,紧紧握住载涛的手,说:“溥仪在抚顺学习得很好,还读了很多马列主义的书。如果你有空,可以带家人去看看他。”载涛被毛主席的宽广胸怀深深打动。

没过多久,北京市政府的人来到载涛家里,告诉他:“毛主席让你去办一件事,去看看你的侄子,这么多年来你们都没见过面了。”

载涛这才明白,毛主席说完之后,周恩来就把具体的准备工作交给了北京市市长彭真。那个工作人员正在和载涛讨论去抚顺探望的具体安排。

彭真安排后决定:载涛带着溥仪的三妹韫颖和五妹韫馨一起去。其实这样安排也是有原因的,因为韫颖和韫馨的丈夫也和溥仪关押在一起。

据韫颖回忆,在我们去抚顺之前,她七叔带着她去拜访了彭市长。彭市长叮嘱他们那边很冷,一定要多穿衣服。市政府还分别给了韫颖和五妹各100元,用来买衣服。

彭真还特意嘱咐他们说:“你们这是去探望亲戚,可以买些糕点带过去,政府也可以提供一些费用。”但韫颖和载涛商量后觉得“食品还是不要带了”,所以就没有购买。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人物。他生于1906年,是清德宗载湉的孙子。溥仪在1908年继承皇位,当时年仅三岁,成为清朝的末代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的覆灭、民国的建立以及后来的伪满洲国时期,最终在1945年被苏联红军俘虏。1959年,溥仪被特赦释放,后来他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直到1967年去世。溥仪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和复杂性,他的经历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

后来,在抚顺见面时,溥仪因为没尝到北京的小吃而感到很遗憾。韫颖看到哥哥的遗憾,她有些后悔没听彭市长的话,给亲人们带去北京的点心。

载涛和韫颖等人在1956年3月9日到达抚顺,第二天一早就去了战犯管理所,见到了溥仪、溥杰、润麒等人。

载涛他们来到管理所,见到溥仪时说:“这次能来看你,是毛主席提议的,周总理按照毛主席的意思,让彭市长给我们准备了衣服,还派专人送我们过来的……”

载涛还没讲完,溥仪和溥杰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们聊了一个上午,会议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下午,管理所派车送溥仪和溥杰去载涛住的地方回访。载涛和他们一起在抚顺住了好几天,见面次数也很多。

溥仪后来激动地对管理所的管教科科长金源说:“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每天都要处理很多的事情,他们天天都在为国家大事操心,工作也非常忙碌。就算是这样,他们还会想着我们,这是让我们都没想到的。”

拍摄照片

毛泽东主席

毛主席做了一个对溥仪命运产生重大影响的决定。

1956年4月25日,毛主席在一次扩大了的政治局会议上曾经这样说:

“我们不会杀像溥仪和康泽这样的战犯,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罪,而是因为杀了他们对我们不利。虽然不会杀他们,但我们还是要给他们提供食物。对待所有的反革命分子,我们都应该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期间,溥仪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大家很想知道,这位末代皇帝在我们党的改造下,最终会变成什么样。

1956年8月18日,溥仪在战犯管理所与英国记者漆德卫见面时,漆德卫曾这样问溥仪:“你现在觉得处境悲惨吗?”

溥仪笑着说:“现在的生活,才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以前在清朝和伪满洲国的时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最难过的日子。”

小溥仪

1956年9月27日,溥仪在战犯管理所见到了一位法国记者。记者问他:“你被关押在这里,政府一直没有审讯你,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溥仪说道:“历史上被抓的皇帝大多难逃一死,我感到奇怪的是自己居然还活着。”

1956年10月下旬,溥仪在改造所里见到了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记者。记者问他:“请您说实话,您在这里被关押,有没有觉得不公平?您对现在的政府怎么看?”

溥仪毫不犹豫地表示:“我被关在这里是咎由自取,我坚决支持现在的政府!”

1959年9月14日,毛主席宣布,在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时刻,我们决定释放一批已经改过自新的战犯、反革命分子以及普通刑事犯。

抚顺战犯管理所所长金源把特赦名单递到毛主席面前,毛主席眉头紧锁,他注意到名单上排在最前面的是溥仪的弟弟溥杰,可就是没看到溥仪的名字。

搜图助手

领袖毛泽东

毛主席问:“为什么名单里没有溥仪的名字呢?如果要特赦的话,肯定要先特赦皇帝,我们共产党有这个胆量!”毛主席说完这句话,就把溥杰的名字改成了溥仪。

12月4日,抚顺战犯管理所举行了首批特赦战犯的大会,特赦的通知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则1959年的特赦公告,编号为赦字011号。公告指出,溥仪已经被关押了十年,期间经过改造,表现良好,符合特赦条件,决定予以释放。

溥仪听说特赦名单里有自己,顿时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是第一个被特赦的人。他曾回忆说:

那天,我听到自己名字出现在特赦名单里,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我身上。我忍不住哭了出来,泪水不仅是因为重获自由的喜悦,更是一种更深刻的情感。

这种复杂的情感,是溥仪明白自己前半生犯下的错很多,当国家和人民原谅他时,他感到无比的愧疚和感激。

周总理

你们的御膳房的菜怎么样?

刚刚获得自由的溥仪和杜聿明等人作为第一批被特赦的人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热情接待。在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与溥仪等人进行了亲切交谈。总理还意味深长地叮嘱他们:“一定要坚定自己的民族立场,热爱我们伟大的新中国!”

溥仪一边听周恩来讲话,一边流下了忏悔的泪水。这次谈话对溥仪来说意义重大。

几天后,周恩来派人给溥仪带了个口信:“你一直在妹妹家住,总归有些不便,要不你也和其他被特赦的人一起,过一阵集体生活吧。”

溥仪听了周恩来的建议,搬到了崇内旅馆。随着春节的临近,周恩来还关心溥仪和其他特赦人员有没有肥皂用,并为每个人准备了一件新的大衣,费用由政府出。

大家都知道,那时候我国的经济状况不太好,周恩来总理每天都在忙着发展国民经济。尽管很忙,他还是关心溥仪的生活。

不要小看这件普普通通的大衣,对溥仪来说,它是一件非常温暖人心的大衣。他也衷心感谢党和政府的照顾,以及周恩来的关怀。

毛泽东

在溥仪参加劳动锻炼的一年里,毛主席多次接见外宾,向他们介绍溥仪的情况:“溥仪曾经是清朝的皇帝,后来被赶走了。现在他进步了很多,已经被赦免,不再是罪犯,而是一个普通公民了。”

毛主席还提到,溥仪现在在北京的植物园工作,他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毛主席建议外宾去见见溥仪,他说:“如果你们感兴趣,可以去和溥仪聊聊,他的工作能力挺不错的。”于是,不少外宾专门跑到北京植物园去找溥仪采访。这样一来,不仅让溥仪的政治地位有所提升,也让他的眼界变得更宽广了。

每次接受访谈时,溥仪都会赞扬党和毛主席的卓越与伟大。

毛主席是伟大的领袖,他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和自由。

1962年1月31日,新春将至,毛主席请章士钊、程潜、王季范等人到家中做客。

当大家坐好后,毛主席说道:“今天把各位请来,是为了陪一位客人。”章士钊看了看四周,没发现其他人的身影,于是问道:“主席,客人在哪儿呢?”

毛主席抽了一口烟,然后神秘兮兮地说:“这位客人可不一般,你们肯定都认识他。等他来了,你们自然就知道了。而且,他还将是你们的直接上司呢!”

毛主席的这句话给家宴增添了一丝神秘感,让大家更加困惑,同时也更想知道对方到底是谁。

正当大家感到困惑时,一个高个子、五十岁左右的瘦削男子微笑着走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没想到他既不是高层领导,也不是知名人物。

毛主席似乎也是头一次见到这个人,但他却像见到老朋友一样热情地迎了上去,笑着对大家说:“你们可能不认识他吧?他就是当年的宣统皇帝溥仪,他当皇帝的时候,咱们都是老百姓,可不就是他的下属吗?”

章士钊他们这才明白,原来眼前这位看起来很清瘦的中年男子,就是之前被特赦的战犯,前清朝皇帝溥仪。

毛主席指着在座的四位老人向溥仪做了介绍,溥仪的态度非常谦逊。每当毛主席介绍一位老人,溥仪都会站起来,深深地鞠一躬,表示敬意。从他的行为中,根本看不到皇帝的架子。

现在国家正经历一些挑战,虽然安排了宴会,但桌上并没有奢侈的菜肴,只有几盘简单的辣椒、苦瓜等小菜,还有米饭和馒头。

毛主席边吃边对溥仪讲:“咱们湖南人特别爱吃辣,几乎每顿饭都要有点辣味。”说完,他就用筷子夹了些青椒炒苦瓜放到溥仪的碟子里。

溥仪搛起一筷子青椒炒苦瓜塞进嘴里,笑着对毛主席说:“味道如何?挺好的吧?”溥仪不太能吃辣,被辣得满脸是汗,听毛主席这么一问,连忙点头说:“好,真好。”

这次餐桌上的饭菜都是毛主席平时吃的家常菜,和溥仪之前吃的山珍海味完全不同。于是毛主席笑着问溥仪:“你们御膳房的饭菜怎么样?是不是比这些好吃多了?”

没想到溥仪摇摇头,说:“我觉得这些饭菜很好吃,御膳房的饭菜太过浪费了。”

毛主席和溥仪见面了。

桌上只有几个小菜,其中唯一一道肉菜特别受欢迎,连溥仪都赞不绝口。毛主席感慨地说:“我已经很久没吃猪肉了,今天算是破了个例。”

溥仪感到很不解,他问:“是谁让你自己决定不吃肉的?”毛主席笑着回答:“没有人劝我,这是我自己的决定。现在国家还很困难,大家都吃不起肉,我为什么还要吃呢?”

溥仪抓住机会说:“多亏了共产党正确的改造政策和高素质的监管人员,我才有了转变的机会。事实证明,我选择接受改造是对的。今后,我一定会靠自己的努力重新做人。”

溥仪在去世前还惦记着党和毛主席

毛主席与溥仪等人用餐结束后,主动提议合影。毛主席特别邀请溥仪站到自己右边,并轻声说:“我们俩还需要单独拍一张。”

毛主席对溥仪很关心,对他的家庭其他成员也很照顾。

载涛先生

1950年8月10日,年近七旬的载涛被任命为军委炮兵司令部马政局的顾问。毛主席亲自颁发了任命书,并将他定为行政13级,每月工资接近200元,同时还额外发放50元的车马费。

载涛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不仅在政治上有了地位,而且生活也有了保障。不过这也让他很不安,因为他从未见过毛主席,毛主席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载涛晚上睡不着,终于在一个晚上给毛主席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之后,为了报答毛主席的知遇之恩,他工作非常认真,每天都风雨无阻地骑车上班。

中央领导在了解情况后,通过军委总参谋部向载涛传达了指示。

考虑到您的年纪,每天去马政局工作可能会有些不便。为了照顾您的健康,我们决定让您在家住宿,平时不用来局里办理事务。如果有需要商量的事情,我们会派车来接您。

载涛再次感受到我党的恩情,眼泪瞬间涌出。事后,他对家人说:“除了共产党,还有谁能给予这样的特殊待遇!”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位领导人。

1964年2月13日下午,毛主席主持了一个春节座谈会。毛主席说:“大家要团结溥仪,对了,我听说他的生活不太好,每个月只有180多元的工资,这恐怕有点少吧?”

毛主席转过头对章士钊说:“我想用自己的稿费通过你帮他改善一下生活。”

溥仪被毛主席宽宏大量的胸怀深深打动,但他心里却有些难以接受。当时,他写的《我的前半生》刚刚出版,还拿到了一笔稿费,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章士钊见溥仪不愿意收,就说:“这是毛主席的一点心意,你就收下吧,不然我回去没法交代。”溥仪听了,心怀感激地收下了。

1964年4月12日,溥仪来到了井冈山,参观了毛主席当年的办公地点和卧室,黄洋界等地。

13日,溥仪参观井冈山时感慨道:“通过参观井冈山,我进一步认识到毛主席思想的正确和伟大。”

19日,溥仪参观毛主席的老家时,感慨地说:“要是能一直住在这里该多好。”这充分显示了溥仪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名叫爱新觉罗·溥仪。他生于一个古老的皇室家庭,从小就过着与普通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作为末代皇帝,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在清朝灭亡后,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皇帝变成了普通人,又经历了种种复杂的历史变迁。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大变革。

8月10日,溥仪来到了延安,花了一周时间参观了毛主席曾经居住和战斗过的地方,比如杨家岭和王家坪。

溥仪曾在回忆中提到:“我们去了延安,亲眼见到了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当年居住和工作的窑洞。当听到了毛主席在延安的许多伟大事迹和他艰苦朴素的生活时,我感到十分感动。”

当溥仪正沉浸在美好生活中的时候,却突然被无情的疾病侵扰。

1964年溥仪参观回来后,发现自己出现了尿血的症状,当时医生只是给他打了些维生素K来止血,没有做进一步的检查。结果,他的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1965年,溥仪在做手术时被诊断出患有膀胱瘤,进一步检查后发现竟是肾癌。周恩来得知此事后,立刻指示医院将溥仪转入高级病房,进行精心治疗。他还特意邀请了著名的泌尿科专家吴阶平,并组织其他专家进行会诊,希望能尽最大努力帮助溥仪战胜病魔。

溥仪的生命已经到了很危险的阶段,他曾经六次住进协和医院,三次住进人民医院。尽管病情得到了稳定,但还是会时不时地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