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脚下,一个瘦小的身影正挑着沉重的纸担子往城里赶。十五岁的赖荣光擦了把汗,破草鞋早被山路磨得稀烂,脚底板磨出了血泡。这娃子心里憋着股劲儿:"地主老财不把咱当人看,早晚有一天..."突然,远处传来"砰砰"几声枪响,城门口乱成了一锅粥。他撂下担子就往人堆里钻,正巧撞见几个拿梭镖的汉子在砸县衙大门。领头的浓眉大眼,扯着嗓子喊:"穷哥们儿,跟红军闹革命去!"就这一嗓子,把造纸坊小学徒的命运彻底改了道。
那会儿闽西地界上,谁不知道张鼎丞的大名?赖荣光头回见着这位传奇人物,是在1929年夏天。红四军打到长汀时,张鼎丞拍着他肩膀说:"小赖子,跟着党干革命,可不兴半道撂挑子啊!"少年把胸脯拍得咚咚响:"咱穷骨头硬着呢!"转年入了党,这后生被分派去查贪腐案子。有回在瑞金逮着个贪污公粮的干部,那人跪着求饶:"兄弟行个方便..."赖荣光把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你贪老乡半斗米,前线战士就得饿着肚子拼刺刀!"后来项英同志听说这事,直夸他是"苏区包青天"。
1934年松毛岭那仗打得惨啊!赖荣光带着千把号人死磕国民党三个师,子弹打光了就抡大刀片。有个小战士肠子都流出来了,还攥着两颗手榴弹往前爬。他红着眼睛吼:"给老子守住!多守一刻钟,中央机关就多一分活路!"七天七夜没合眼,最后撤下来时,军装早被血痂糊成了硬壳。被俘关进南昌监狱那阵子,他和方志敏关隔壁。有天夜里,方志敏隔着墙缝塞过来半块窝头:"小赖,留得青山在..."他捏着发霉的窝头直哆嗦:"方主席放心,咱闽西汉子宁可站着死!"
抗战时期在太行山搞后勤,那可真是穷得叮当响。有次师部开会,刘伯承元帅盯着他破洞的棉袄直叹气:"咱们的供给部长,比叫花子还寒碜。"他倒乐呵呵的:"司令员甭操心,鬼子那'送'来的棉大衣,改改就能穿!"最绝的是搞出"地下兵工厂",把老乡家的铁锅都熔了造手榴弹。老百姓都说:"这赖部长啊,能把石头榨出油来!"
淮海战役那会儿更绝。眼看支前民工的独轮车陷进泥坑,他二话不说脱了棉裤就跳冰水里推车。警卫员急得直跺脚:"首长,您这老寒腿..."他抹了把脸上的冰碴子:"当年长征雪山上,咱光着脚丫子都走过来了!"六十万民工队伍被他组织得像部队似的,陈毅元帅听说后直竖大拇指:"这个赖荣光,能顶一个装甲师!"
进藏路上才叫遭罪。海拔五千米的雪山口,他拄着拐棍跟小年轻比赛爬山。喘得跟风箱似的还不忘开玩笑:"老子...呼...在南昌监狱...呼...都没交代...还怕你这...小土包?"有回运粮队遇着雪崩,他带头拿铁锹挖了三天三夜,十个指甲盖全冻掉了。张国华司令看得眼圈发红:"老赖啊,你这哪是后勤部长,分明是拼命三郎!"
文革时被关牛棚,造反派让他写"认罪材料"。老头儿抓起毛笔唰唰写下"共产党万岁"五个大字,墨点子溅了审讯人一脸。后来平反那天,组织部的同志来道歉,他摆摆手:"嗨,跟牺牲的战友比,咱这点委屈算个球!"家里饭桌上永远摆着两副碗筷——那是给长征路上饿死的两个哥哥留的。
1989年冬天,老将军走得很安详。弥留之际突然抓住老伴的手:"静初啊...帮我...把党费交了..."葬礼上来了群特殊客人——当年他救过的藏族阿妈带着孙子,在灵前摆了一碗酥油茶。茶碗底下压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金珠玛米,亚古都!"(藏语:解放军,好!)
如今长汀的老祠堂里,还挂着那件补丁摞补丁的军装。看门的老头总爱跟游客唠:"瞧见没?这就是当年那个'抠门部长'的行头。管着金山银山,自个儿连双像样的袜子都舍不得买..."说着说着声音就哽住了。风穿过天井,吹得那褪色的红领章轻轻晃动,像是还在诉说着什么。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