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把菜刀起家的贺龙元帅,带着部队杀出一片天;书法、作战样样精通的陈毅,能动笔写诗也能指挥千军万马;指挥大战数百场、在枪林弹雨中阅尽人生的彭德怀,硬是把对手打得心服口服……问题来了,这群在军界堪称“神仙打架”的开国元帅,最后全都心甘情愿地跟着一个没摸过枪的老师毛泽东走。为什么?日本战神冈村宁次和“老对手”蒋介石到死都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到底毛主席凭什么,能带得动这么多山头英雄?您要往下看,真相可能会让人大跌眼镜。
说毛主席是“军事门外汉”,那可是实话。从师范学校讲台走出来,没进过什么正规军校,也没扛过枪当兵。可这么多元帅——贺龙、朱德、陈毅、彭德怀、叶剑英……个个是行伍出身,死里逃生的厉害人物,怎么一个个心甘情愿当老毛的“小跟班”?真有本事的还好理解,性格各异、意见多的多了去了,几十年后出自五湖四海的这些将领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真不是光靠嘴说“团结”就能办成的。有人说这是毛主席的人格魅力,有人说是军事才能。可原班人马,咋从来没出过大内讧?细思极恐,答案还真藏在历史缝隙里。
先来看贺龙,他是靠两把菜刀干出来的名声,江湖人送外号“双刀闹革命”,直爽到家。蒋介石背叛革命,他二话不说投入共产党,随后成了部队里的大佬。可最让贺龙信服的不是谁,就是毛主席。长征时蒋介石来个“瓮中捉鳖”,贺龙带着二万六千人困在乌蒙山。硬是靠一个“转圈圈”,晃晕了敌人,也晃晕了自己,全军无损过金沙江。这事毛主席称赞为“神来之笔”。再牛的将领,遇事发火骂人家“糊涂蛋”,可毛主席说行就是真行,这信任有点像打斗地主,明知你底牌,有事就敢梭哈。有网友笑称,这种上下齐心的气氛,搁现在哪家公司还能找得到?
陈毅就更有意思。人有文人骨气,写诗、写字,处处能玩儿点儿文化范儿。站出来就是一句“润之兄才华横溢,将来必成大业”。就冲这一点,有人曾说他是“迷信毛主席”。结果陈毅怼回去:“你不信润之,只能说明你没水平。”这不是粉丝当托,更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把毛主席当“方向盘”。哪怕后来毛泽东一度被排挤出了权力核心,他还是死心塌地让大家跟紧毛主席。
再说彭德怀。刚见面,彭大将军就看出毛主席“胸怀大度”,甘愿一辈子冲锋陷阵。抗日、解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彭老总每次立头功,毛主席都敢于托底撑腰。
这些大人物信服的是啥?若你问老百姓怎么说,答案实在:“有毛主席在,我们才不怕!”其实,元帅们的服气,离不开那股“兄弟打天下”的真感情。你很难想象,这帮人一边扛枪、饿肚子、挨炸弹,一边还能因为信一个人就能咬牙挺过去。咱老百姓也一样,嘴上不说心里明白,自己兜里的钱袋子就是这么一帮人拼出来的。
乍一听,元帅团结,领导英明,皆大欢喜。可房门关上,各怀心思在所难免。毕竟都是握过兵权的将军,哪能没有主意?解放后,国家百废待兴,政策争议、权力摩擦、个人矛盾,暗流涌动。有人讲毛主席强势,把事情定得死,一言九鼎难免压抑手下才俊。比如“百团大战”之后的彭德怀,因主张不同被打压。黄埔系出身的元帅一度有怨言:“老毛没学过兵法,凭啥做总指挥?”还有部分草根出身将领不忿文人当头,人情世故的缠斗在小道里从没断过。外界看着一团和气,其实内部风波不断。你说铁板一块?哪有铁不能生锈,只是暂时被油漆盖住了。
历史爱玩转折。就在所有人觉得差不多“山头”闹分家时,毛主席抛出一句:“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这不是谦虚,而是真本事。没摸过枪,但能把经验拧成战术,把大伙儿的“杂经验”归到一起变成法宝。比如反围剿,国民党有枪有炮红军屡战屡胜,靠的不是谁单打独斗,而是毛泽东把各路英雄的思路进行再组合,谁能跳出传统兵法禁锢,谁就赢。四渡赤水,长征转折点,毛主席临危不乱,让敌人追着“隐身”红军满山跑。其他很多人只会照章办事,毛主席“无证驾驶”,偏就能开出新路,原来的兵家规矩反而成了他的“反常规”操作空间。就连曾经的对头蒋介石都承认:“统帅全军的只有毛泽东。”讲到底,他统带的不是兵,是一颗颗不服输的心,用“圆梦铁三角”把英雄拧成一股绳。
看似皆大欢喜了,实际上,新中国建立后,外部大敌未退、内部分歧拉锯。国家初建,经济困难,三年自然灾害接踵而至,不少人心生疑虑,质疑路选对没?军事元老中,有人不满分配,有人郁闷政策忽左忽右,有人懊恼技术不够、被国际封锁。香港记者采访时老百姓吐槽:“谁来都不好过。”文人们说,“高层矛盾多了去了!”朱德、陈毅等人有召集会议时吵到脸红脖子粗,发泄牢骚。所谓“大团结”,不过是大危机面前不得不暂时“抱团取暖”,但彼此芥蒂并未消散。有将领甚至旁敲侧击:“不如让有经验的军事家掌大权!”二线城市、边疆地区军区,也时有事件表露力量角逐的信号,政策贯彻每每遇阻,基层部队有怨气却说不出口。可真想换人掌舵呢?又没有哪个能拍胸脯稳得住所有“局外人”,陷入进退两难的怪圈。
到底凭什么让这么一伙牛人暂时心服口服?一句话说穿,其实就是集思广益和善于用人。毛主席没当过兵,却比谁都喜欢让各路人马各显神通,不搞个人秀。他强就强在能把各种性格、各路套路杂糅成全局。别说“打仗靠天才”,这老一套当碰上炮火连天的大乱世,聪明人反倒容易死得快。他懂把小聪明变大智慧,善于把别人的长处用到刀刃上。这可比光凭权威强多了。国内有人喜欢抓毛病,说他“没规矩”,结果每逢国家关键节点,不是他出面兜底谁兜得住?吹毛求疵的人,总拿些“理想人物”“完美领袖”标准来说事,可现实就是现实,人堆里他能一直站在最前面。嘴上抱怨归抱怨,到了要做决定的时候,大家还有啥别的办法可选?看似对他服气,其实也是服现实、服时代。真要反讽一句:“说到底,连反对他的人都得跟着他走,你说气不气?”
讲了这么多,你认为“没摸过枪”的毛主席真的是因为个人魅力和战略头脑,才能让群雄心服口服?还仅仅是碰巧站对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你觉得要是换个人,比如某位有十年沙场经历、起码读过《孙子兵法》的“正规军”大佬,让他来指挥,能不能把这班英雄聚在一起?有的人觉得是时势造英雄,有人坚持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你怎么看?头铁、爱唱反调或者另有高见的,都欢迎留言,让我们看看你心中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