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陆战队司令埃里克·史密斯,最近扔出个重磅炸弹。
在加州一个论坛上,他把中美两军往台上一摆,直接拍板:真要打起来,“优势在我”。
哪来的底气?他说是美军在中东沙漠里,滚了二十年泥地,练出了一身“肌肉记忆”。
史密斯有个比喻,挺狠,也挺形象。
他说中国军队上回真枪实弹,都是老黄历了,那些战绩就像“挂在博物馆里的油画”,看着唬人,其实早就凉了。
再看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那种地方,摸爬滚打了整整二十年,那可不是演习场上摆造型。
他嘴里的画面感很强:士兵半夜翻墙搞突袭,狙击手趴在房顶上等人头,补给车队在沙尘暴里看不到头。
史密斯觉得,这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经历,已经成了美军的“战争文化”,刻进了骨子里。
中国军队呢?武器是新,叮当作响,但就缺了这股在战场上淬炼出来的“杀气”。
昨晚还睡不着今天就无敌了
有意思的是,几个月前,史密斯可不是这副嘴脸。
当时他在一个会上,坦白说中国的“区域拒止”体系,搞得他“晚上睡不着觉”。
那时候他眉头紧锁,手里还拿着笔,在纸上画导弹轨迹,满脸都是对解放军密集火力的忌惮。
他亲口承认,碰上解放军这套体系,美军哪个军种单干都讨不到好。
怎么才过了半年,他就口风大变,把所谓的“实战经验”捧上了天?这态度转得比翻书还快。
拿打游吉的经验打正规军
史密斯这套“经验论”,听着挺厉害,但经不起细品。
网上早就有人开喷了: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打的那些,也配叫战争?
对手都是些什么人?手里就一把AK,脚上蹬着拖鞋,没空军也没坦克。
这种抓抓恐怖分子的“治安战”经验,真能用到大国对抗上?
有网友说得更损,要真实战经验,那在乌克兰天天“下饺子”的俄军,岂不是经验值爆表的王者?
更有人开玩笑,真要在台海开打,解放军的导弹和飞机一窝蜂上来,美军怕是连掏出iPhone拍照发朋友圈的时间都没有。
到底是勋章还是伤疤
史密斯引以为傲的“战争文化”,在很多人眼里,不过是“侵略文化”的遮羞布。
跑到别人国家,炸平人家城市,造成无数平民伤亡,这算哪门子荣誉?
再说,那场花了上万亿美元、耗了二十年的战争,最后不也是灰溜溜地撤了?
战略目标一个没实现,留下一地鸡毛。
把这么一道难看的伤疤,当成勋章挂在胸前炫耀,只能说某些美军将领的傲慢,是祖传的。
他们好像忘了,在朝鲜战场上,他们曾被一支装备差到掉渣的中国军队,迎头痛击。
那时候的中国军人,可不是油画里的摆设。
这哪是打仗这是要钱
史密斯前后不一的表态,可能压根就不是军事分析,而是一场公关秀。
看看他最近的日程表就懂了:五月,在国会山要钱,大谈中国威胁;七月,接受媒体采访,吹嘘新武器;八月,又在关岛演习,拉着盟友壮胆。
这一套组合拳,跟印太司令帕帕罗“美军能赢”的调子,一唱一和。
说到底,就是演给国会山的老爷们,和白宫里那位天天想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总统看的。
目的就一个:打钱!顺便给小弟们打打气,给自己壮壮胆。
结语
当史密斯在聚光灯下口若悬河,把美军吹得天花乱坠时,中国的回应却安静得可怕。
没有口水仗,只有航母编队一次次穿过岛链,驶向深蓝。
还有无数雷达站里,操作员们日复一日的默默坚守。
一边是忽高忽低的叫嚣,像一阵阵季风;另一边是持续不断的行动,一步步筑起自己的铜墙铁壁。
到底是嗓门大的能赢,还是埋头干活的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