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曾在央视工作多年的内部人士透露,部分央视主持人的基础月薪仅在3000-8000元之间,即便像文清这样主持过5次春晚的“名嘴”,也曾在转型演员后直言“温饱是够了”,但巩峥的选择却颠覆了这种逻辑。
2004年,当他在央视财经频道主持的《五日谈—视界》因改版调整而面临职业转折点时,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纠结于薪资或平台光环,而是直接辞去了央视工作。 更让人不解的是,他并没有利用主持人的名气直接争取重要角色,而是从龙套演员重新开始。
文清离开央视后接连出演《天仙配》《辛亥革命》,但非科班出身的演技始终未能获得认可,最终逐渐淡出荧幕。 曹颖从《综艺大观》转型后,虽然演过《乌龙闯情关》等剧,但始终离爆红差一口气。
而巩峥在《芈月传》之前,经历了长达十年的蛰伏期,甚至在《恰同学少年》《女人花》等剧中只能扮演配角。 但正是这种“慢”让他避开了短视的陷阱。
在《芈月传》中,他饰演的庸芮之所以能成为孙俪饰演的芈月身边最亮眼的绿叶,靠的是对角色气质的精准拿捏,他将主持生涯积累的语言节奏感转化为台词张力,把财经节目培养的逻辑思维融入谋士角色的演绎中。
近期在《灼灼韶华》中,巩峥更是展现了对复杂角色的驾驭能力。 他饰演的褚韶中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角色:一方面软弱无能导致家业败落,另一方面又在妹妹褚韶华(热依扎饰)被周燕陷害时挺身而出。
这种“可恨又可悲”的特质,被巩峥用细节演绎得淋漓尽致,面对妻子周燕时的闪躲眼神,保护妹妹时紧握又松开的拳头,让观众既气愤又同情。
更难得的是,巩峥在娱乐圈保持了一种“异类”的低调。 出道多年零绯闻,不炒作私生活,就连婚姻状况也成谜。 这种专注职业的态度,反而让他获得了持续的合作机会。
从《芈月传》的孙俪到《灼灼韶华》的热依扎,他接连成为一线女演员的“黄金配角”,甚至在《对手》《祈今朝》等新剧中也能看到他的身影。
42岁的他,已经过了靠颜值吸粉的年龄,但又未到达“老戏骨”的权威地位。 在《灼灼韶华》中,观众既期待他演出褚韶中的窝囊感,又希望他展现出角色后期的成长性,这种平衡需要极高的表演精度。
而巩峥的应对策略是:用生活化的表演消解角色的扁平感。 比如在法庭戏中,他听到妹妹为自己顶罪时,没有夸张的痛哭,而是用颤抖的嘴角和泛红的眼眶展现内心的冲击。
不过,转型成功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尤其是当巩峥坦言“对名利不是很在意”时,这是否意味着他早已放弃了“爆红”的执念?
或许,真正的争议在于: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像巩峥这样拒绝炒作、专注演技的“慢演员”,究竟是被时代辜负的遗憾,还是另一种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