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吐槽,在必胜客点了杯19元的鲜榨橙汁,结果喝着味儿不对,仔细一看包装——这不就是超市里3块钱一瓶的果粒橙吗?消息一出来,不少人直呼“被坑了”:合着花19块,买的是3块钱的瓶装饮料,必胜客这波操作,是把消费者当“冤大头”宰啊!
先算笔明白账:超市里1.25升的果粒橙,售价也就6-7块,倒成小杯至少能分5杯,算下来每杯成本才1块多,必胜客直接卖19元,翻了近20倍!有经常点外卖的网友晒单,之前在必胜客点“鲜榨橙汁”,备注要少冰,结果送来的还是瓶装果粒橙,客服还嘴硬“这是我们特调的橙汁”——特调的啥?是特调了“高价”标签吗?
更讽刺的是,必胜客官网还曾宣传这款橙汁“新鲜压榨,富含维生素C”,结果实际用的是预包装饮料,连“鲜榨”的边都不沾。2024年餐饮行业消费报告显示,超60%的消费者在餐厅点饮品,是相信“现做现调更健康”,可像必胜客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说白了就是利用信息差赚差价。有网友调侃:“以后去必胜客,不如自带果粒橙,省下来的16块钱,还能再点份小吃!”
不过也有人说:“餐厅要算租金、人工成本,贵点正常。”可反对者反驳:“成本高可以明说,没必要拿‘鲜榨’当幌子骗钱啊!”那么,必胜客这19元的“果粒橙”,是合理溢价还是恶意宰客?或许答案很简单——消费者愿意为环境和服务买单,但不接受被“忽悠”。要是连基本的诚信都没有,再高的品牌溢价,也迟早会被消费者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