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莫迪总理的专机刚离开访华现场,央视就放出了一段关于霹雳-15导弹的详细信息,内容是啥样的,印度人早就不咋关心了。不过,印度军方可能会有点儿晕头转向,因为中方对霹雳-15的态度可谓是毫无保留。再看看印度为了政治考虑,大批买进的“光辉”战机,未来的路估计也是迷雾重重,搞不清啥方向了。
在央视新闻的一个栏目里,记者对国产霹雳-15导弹上用的光纤陀螺仪做了详细介绍,得提的是这个传感器需要绕上几千圈,缠绕的整齐度可得要求很高。而且,这款陀螺仪还能有效抵抗电磁干扰,在现代战场上,可算得上是歼敌的“杀手锏”。
回想起那场让印度丢尽脸的印巴空战,这款导弹已经变成了印军的“梦魇”。不管是他们引以为豪的法国“阵风”,还是中坚力量的米格-29,只要被巴方空军锁定,基本都少不了被这型导弹干掉的命运。虽然印度方面一再否认取得了什么具体战果,但他们自己那无脑的媒体宣传,反倒把事实揭了个底朝天。
空战结束过了几天,印度为了证明自己确实取得了不俗的战果,便对外宣布“缴获”了一枚中国制造的霹雳-15导弹。
要是没有被导弹锁定,这枚霹雳-15怎么会出现在印度境内呢?巴基斯坦军队也不可能只有一枚,也许这枚是在被锁定的战机被击落后,失去控制的导弹最终才安全落地的,也说得过去。
那会儿,印度可真算是捡了个宝贝,心里琢磨着非得弄明白不可,越看越想拆开研究,最好能搞出一模一样的导弹,把脸面重新挽回去。
几个月过去了,至少在印度官方那边都没看到点儿动静,反倒是央视率先在莫迪专机降落的时候,曝光了那类型导弹的生产细节。光从光纤线圈缠绕的繁复程度来看,印度恐怕没法模仿,现在更像是中国大方地在告诉印度:别白费劲了。
其实印度人心里挺清楚自己的军工水平,至于“光辉”能不能准时交货,不说了,最重要还是它的实际战斗力能发挥出多少来。按印度那脾气,大部分可能会吹嘘“光辉”是和美军F-22一样的先进战机,起码在某些“特殊条件”加持下,能跟歼-20差不多。
这样吹嘘倒也没啥大问题,不过中国老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总得让它溜溜。
印度空军可有不少展现实力的好机会,这要是再出现点差错,不就成笑柄了吗?
因此,面对央视的反击,印军高层罕见地选择了保持沉默。一方面,中印关系已经步入了一个转折点,双方都更需要的是整体战略的稳固;另一方面,也确实没啥好说的,现在说得再凶,未来可能会被狠狠打脸得更响。
之前,印度那种盲目的自信和令人觉得莫名其妙的傲慢,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西方对自己武器的高估。说不定是法国人本身就爱吹牛,亦或是北约的装备到了印度之后,反而不太合拍,所以搞出这么个尴尬局面。
对于每一个大国来说,军工实力可以算得上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不只是代表在尖端技术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还反映出国家工业基础的规模。不过偏偏,印度把军工产业变成了国家的短板,现在却要把这个短板变成支撑点,真是令人觉得挺戏剧性的。
最终的结果未必就是弯道超车,反倒可能是大厦倾倒。幸亏印度目前没有什么紧迫的地缘政治危机,而且各大国也没有太多心思去针对印度,不然,局势真是相当危险。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