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孙启航站上鲁能主场命运舞台,年轻门将如何把握关键机会

假如你站在山东鲁能主场的球门背后,草皮仿佛还残留着昨夜浇水后的湿意,冷风从球网上穿过,带出点酸涩的湿冷。球迷的呐喊时而轰然,时而只剩杂音,像是某段破旧磁带的反复循环。再过十五分钟,鲁能的门将孙启航——这个曾经在巴西踢过几场邀请赛、在训练里不苟言笑、18岁时便在中乙被戏称“少年诺伊尔”的年轻人,将递上自己的答卷。你会怎么想?假如是你,站在那一平方米的命运舞台上,会选择缩脖子后退,还是硬着头皮冲出来?

这一切的源头其实很简单,王大雷伤了,于金永国字号抽调。球队主帅韩鹏,身份尚处于“试用期”,听上去跟职场提拔相差无几——唯一的不同,大概是他如果赢了国安,直接转正,输球就是“再考虑”。这场对阵国安,泰山队不光是检验教头,也是检验这些被压在板凳后的“第二人选”“第三人选”。足球有时候很公平,伤病、抽调、临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给人制造机会。孙启航,这位01年生的门将,等了好久,终于被命运拎到了聚光灯下。

表面看来,无非是主力门将缺阵、新人上位。但换个角度看,这不光是竞技体制下的自然轮换,也是个周而复始的“机会-失意-再次机会”循环,甚至有几分宿命意味。在球员的黄金年华里,这种等待随时能让人从“新人”变成“替补席常客”,再无声退场。可偏有那么一两个,不但等到了机会,还能抓住。孙启航被称作中超诺伊尔——球迷的习惯,喜欢给青年才俊安上大牌的模板,方便做比较,制造期待。如果表现好,下一个标签就是“国字号希望”;要是出了纰漏,那案底比成绩册还详细,毕竟防线后面的错误很难用“成长”来开脱。

专业角度看孙启航的履历,其实比大部分同龄球员多几层含金量。十八岁就在中乙踢主力,确实难得。多次入选国字号,通过不同层级的比赛体验压力,换句话说,心理素质至少合格。这位年轻门将打法被拿来和曾诚类比,显然说明他的门线技术好,属于不慌型。门将其实和外科医生有点像:出错一次,全世界都看见,但“无事发生”反而成了最大的难事。门将的出彩,有时候不是几次高难扑救,而是所有平常球都能收得稳。当初曾诚能在恒大、国家队站稳一号位,靠的也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稳字诀”,碰到危险球能救,面对月经球不会炸。至于球迷口中的“中超新曾诚”,或许只是夸张,但也不全是空穴来风。

细想韩鹏的处境和选择,多少有点失控感。首发队员被伤病和国字号拉走,教头成了“修阀门的师傅”——拆东墙补西墙,时刻提防哪里漏水。新人用不用?用,教练风险高,不用,球队无后劲。还好这次的孙启航,在履历和心理素质上都算硬底子。如果这场打好了,球队在门将位置算是实现了“双保险”。反过来说,倘若表现一般甚至差强人意,舆论压力很快会压下来。职业足球就是这么现实,众人只记得你的失误瞬间,不会在意你藏在替补席上几年积攒了多少委屈和梦想。

职业的冷幽默在这里尤为明显: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不得不承认,在绝大多数时候,机会更像是留给“刚好排到你”的人,剩下的准备与否,是“能否把这一次变成一世”的分水岭。我们时常看到有人主场爆发,从此扶摇直上;更多的人如门卫一样,悄悄上一场,再安静离开,仿佛一场大型临时工招聘会。当然,这也是同行看破的一点,无人再苦巴巴地许愿“天道酬勤”,更相信“机会来了你要能行,不然很快就轮到下一位”。

说到巴西踢比赛,孙启航的标签又多一个。中国球员出境比赛,尤其是到巴西,像是个人小型留洋,吹一波牛也“含金量”立涨。可实际上,多数是邀请性质,比赛本身训练价值更多,真正能带回多少实战经验、提升技术还要另说。但在流行“履历包装”的足球圈子,巴西踢过比赛,总能给球迷以想象空间,我们愿意相信“他具备不一样的气质”,甚至臆想某种拉美风骨。

回头看这一场“天降奇兵”,本质上是球队制度的结果。谁都有受伤、被抽调、状态下滑乃至临时停赛的时候。强队要赢就得板凳厚度够,替补随时能上,成为胜负手。泰山队此役等于逼着自己把底牌摊开,也好,也许本来该淡出的“补位”成了下一个主角。孙启航如果表现出色,球队便拥有了“双保险”;如果发挥一般,也许还不到毁誉定论,只是重新回炉等待。

该说些什么?或许我们都同意机会很重要,也都清楚,门将永远是球队里“最孤独的岗位”。抓得住就是英雄,抓不住就是背景。孙启航会成为主角,还是擦肩而过的配角?没人能提前盖棺论定。正如球迷常说,每一次门将上场,脚下那片草皮永远是他们自己的法庭——赚吆喝还是挨唾沫,都只是一场球的事。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韩鹏,敢把关键战的命交给一个“看上去准备好了”的新人门将吗?如果你是孙启航,这次到底是“机会”还是被推到风口的“意外”?足球的答案,永远在那瞬息之间。你怎么看?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