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祸不单行,“阵风”损失后又传消息,法国军工到底发生了什么?

飞机掉下来,法国的脸也跟着挂不住了。

今年对于法国军工来说,绝对称得上“多事之秋”。

“幻影-2000”在乌克兰折戟,“阵风”在印巴冲突中遭致命打击,法国人的自信如同纸糊的,被现实戳了个大窟窿。

7月22日那个晚上,乌克兰西部沃伦州的夜空突然警报大作。一架法国“幻影-2000”战机盘旋失控,飞行员拼死弹射,飞机重重摔在地上。

泽连斯基赶紧出来说,这只是“设备故障”,不是被俄军击落。

他想给法国留点面子,却没想到这一句“设备故障”,直接把法国军工的伤口狠狠揭开了。

“幻影-2000”是法国达索的骄傲,当年凭着无尾三角翼和机动性打遍天下无敌手。

前后卖出600多架,号称“第三代战机的标杆”,让法国军火商好一阵子风光。

但历史的车轮滚到俄乌战场,这“标杆”就成了“靶子”。

法国今年才送了三架“幻影-2000”给乌克兰,这款七十年代的老家伙,一上场就没被看好。

导弹射程短,遇见俄罗斯的新式防空系统,简直就是“活靶子”送上门。

更难受的是,为了躲雷达,乌军飞行员一年到头地贴着地面突防。

这本来是为高空高速而设计的飞机,结果只配在低空钻营。

你让C罗去搬砖,能起多大作用?

发生事故后,法国肯定心里不是滋味。说实话,一款快五十年的老飞机,再怎么保养也扛不住现代战场的节奏。

零部件老化,电子系统落后,随时可能出状况。

所以法国之前把“幻影-2000”送出去,怎么看都是“凑数”,不是啥真心实意的协助。

现在坠毁,也不过验证了这个老角色早就“退役失败”。

但法国人更堵心的,还是自己寄予厚望的“阵风”也难逃命运的嘲弄。

这可不是普通战机,而是被法国媒体捧上“全能王”宝座的“四代半战机”。

达索还宣称“性能不输F-35,价格还便宜”。

可事实呢?

印度当年砸下200亿美元,买了36架,每架近6亿美元,卡塔尔、埃及也捧场。

可这钱花得值不值,很快就有了答案。

今年5月印巴一通空中对抗,阵风在巴基斯坦“枭龙”面前雷达报警灯闪个不停。

视频公开,脸丢大了。

法国原本宣传“阵风”能空战、能轰炸、能反舰、还能兼容多国导弹,优点一箩筐。

欧洲媒体一如既往地吹,“单价只有F-35一半,性能不落下风”。

可现如今,F-35量产后一路跌价到8000万美元一架,阵风最新协议反而卖到2.4亿美元一台。

这下算清楚了:买个“不隐身”的阵风,还多花三倍钱,是买家脑子糊涂,还是法国太本事?

更离谱的是,法国“阵风”先进归先进,但地面维护太娇气。

印度飞行员都自嘲,一飞一小时,地勤要忙活40小时,是俄罗斯苏-30的两倍。

“买回去当活祖宗”,谁能受得了?

所以,秘鲁、泰国、尼日利亚这些看上去有点追求的客户,一个个选择瑞典“鹰狮”,甚至有的直接把“阵风”晾在机场当摆设。

钱砸进去了,用不起来,这样的产品还能再叫卖多久?

法国当然心急如焚,但他们的骚操作不是改善问题,而是把锅甩给别人。

法国总参谋长自己站出来,质问中国“刻意放大阵风缺点、挤压我们市场”,情报机构也忙着甩锅。

美联社不甘寂寞跟着说,中国搞“信息战”和“虚假宣传”,想抹黑阵风。

这反应看着真着急。

隔着半个地球,中国抹黑法国的飞机,法国自己信吗?

归根结底,这种指责说到底就是在“转移注意力”。

原因无他,“阵风”这些年就是法国军工的摇钱树。

每接一份海外大单,达索公司就能吃肉,整个法军工总产值直接抬高。

如果“阵风”被贴上“问题战机”标签,法军工产业链直接地震,全国军售都得哆嗦。

问题就在这里。

法国这些年太痴迷“高科技光环”,追求“全能型战机”,可对实用性和性价比完全不上心。

零件复杂、地勤要求高、造价死贵,中小国家用不起,大国又看不上。

看看中国歼-10C、瑞典鹰狮,主打一个“管用、好养活”,价格亲民,维护简便。

国际客户不是冤大头,比一比,法国阵风自然就掉队了。

法国不愿承认事实,顶着“欧洲军工骄傲”的帽子,结果产品成了“玻璃心”,批评不得、批务不得,只会嚷嚷“别人黑我”。

眼下,“幻影-2000”在乌克兰摔下来了,“阵风”海外市场频频受挫。

法国军工的神话正在破灭,市场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花架子和性价比之间永远有本账要算。

如果法国还执迷不悟,只靠甩锅和自我吹嘘来维持门面,未来真有可能沦为“欧洲军工的笑话”。

市场不会陪着做梦,更不认法式眼泪。

法国人现在要做的,不是解释抹黑谁、被谁黑,而是真真切切地把自己的飞机修好,用买家的尺子好好量一量产品。

风光靠数据,底气靠实力,这一课从来没人能逃掉。

法国如果不赶紧补课,只能眼看着自己的“骄傲王子”一点点变成“市场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