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养老金迎“21连涨”!1.4亿退休人员乐开花!

参考人社部发布的《202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结合当前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我们可以预测截止到2024年底,依法、依规参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且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数量已超1.42亿,占60岁老年人口的45.8%。

对于绝大多数的退休人员来讲,在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第一支柱”的政策背景下,其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是获取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这个角度而言,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高低往往是衡量其晚年生活经济保障能力强弱的重要参考指标。

具体来看,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越高,则意味着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强,越有助于其最终达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目标;反之,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越低,则意味着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弱,收支失衡、退而不休也恐将是无法避及的难题。

因此,根据基本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计发原则和激励机制,国家一方面鼓励广大企事业单位参保职工尽可能的多缴和长缴基本养老保险,以提高其自身退休时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计发标准;另一方面,在国家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改革与完善的进程中,也建立并持续优化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通过上调待遇水平来帮助其更好保障晚年生活。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据悉,在200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当中,国家明确提出要对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进行改革,同时建立正常调整机制,并依据职工工资增长、物价变化等多项因素适时、适当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进行调整。

另外,为了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双轨制”向“单轨制”的转变,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参保缴费方式和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等制度层面的统一,国务院于2015年又正式下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其中,国家还明确提出会依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化等因素统筹安排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述2项政策文件作为背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办法自2016年起实现了统一,即均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倾斜调整3种相结合的办法,并且沿用至今。其中,定额调整主要体现公平和公正,在同一个地区内,各类退休人员定额调整的月增加额标准是相同的;挂钩调整主要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即分别与退休人员的累计参保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多缴和长缴则往往涨得更多。

至于倾斜调整,则指的是在定额调整与挂钩调整的基础上,对于调整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偏远地区退休人员再适当提高调整水平的一种办法,体现对其的关心和照顾。

截止到2024年,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

众所周知,在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了自2005年建立正常调整机制以来的“20连涨”,根据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2024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我们可以得知,凡是在2023年12月31日及之前依规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均可以自2024年1月1日起参与调整,全国平均调整水平为3%。

然后,再参考人社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全国企业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已经由2005年的640多元涨到了2024年的3200多元,足足翻涨了5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也由2015年的4900多元涨到了2024年的6300多元。由此可见,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逐年提高恰恰要得益于不断完善的调整机制。

养老金迎“21连涨”!人社部部长:2025年将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

问题来了,步入2025年之后,已在2024年12月31日及之前依规办理退休手续且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能否迎来待遇水平的新一轮调整呢?就目前来看,答案已经是“板上钉钉”。据悉,从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到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发布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均明确提到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这也就是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实现自2005年建立正常调整机制以来的“21连涨”,且预计将会有1.4亿多退休人员能够在此次调整中受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3月9日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人社部部长王晓萍也明确表示,2025年将会在2024年的基础上适当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且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由此可见,区域间养老金增幅差异有望进一步缩小,养老金的待遇差距也再度缩小。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3200元/月及以下,能否涨更多?

上文提到,截止到2024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已经涨到了3200元左右,且在2025年调整的过程中将会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那么问题又来了,对于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为3200元/月及以下的退休人员而言,其基本养老金是否能够涨更多呢?

显然,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其一,基本养老金调整依然遵循的是定额+挂钩+倾斜相结合的原则,月调整增加额的标准既与退休人员自身的缴费年限长短和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高低挂钩,同时也取决于所处省份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依据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待遇水平较低且累计参保缴费年限较短的退休人员,其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增加额自然不会太高。

其二,人社部部长王晓萍所提到的“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按照笔者个人的理解来讲,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并不能够与“基本养老金涨更多”划等号,因为对于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标准相对较高的其它退休人员来讲,中低收入群体即便能够享受到倾斜,月调整增加额标准相对来讲也并不会太高,且通常远远不及累计参保缴费年限长和待遇水平高的退休人员。

结语

最后,小编想要补充的一点是,在各省具体实施方案公布之前,退休人员并不能够清楚的计算自身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究竟能够涨多少。若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每个月领3000元还是5000元,月调整增加额的标准终究都还是要以实际为准。而且,无论自身涨得多还是涨得少,只要能够上涨无疑便体现出国家对退休老年人群体的关心和照顾。所以,对于基本养老金调整笔者呼吁广大退休人员能够保持平常心来看待,知足常乐的生活往往是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