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墨西哥突然对中国加征五成关税,1400种商品被重罚

墨西哥这手来得猛,可又不全出乎意料。经济部长马塞洛·埃布拉德当着记者的面把盘子摊开1371个税目、约1400种商品,汽车税率从20%直蹿到50%,这话说出来挺硬气,“这是为了保护本土制造业,保住32.5万个工作岗位”,我跟你说,这话听着激动人心,就是啊。眼下,这刀口直指比亚迪、奇瑞等刚在当地站稳脚跟的中国车企,进口成本瞬间翻倍,消费者、经销商和零部件供应链都要跟着掂量,接下来会很热闹。

数字说明问题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对墨出口汽车27.2万辆,年增25.5%,占了不小份额。墨西哥提出的清单还罩着钢铁、纺织、塑料、玩具、摩托等基础物料,进口替代听上去是好主意,可本地产业链并不完整,通胀风险被搬上台面,企业成本上升会先从消费者身上收回来,老百姓得掏腰包。说好的多边规则和原产地核查呢?中方急了,商务部和外交部都表态要慎重处理,提醒别搞单边主义。我跟你说,问一句墨西哥真能只靠加税把产业撑来吗?就是啊。

把这盘棋放回大局里时点耐人寻味。美国国务卿刚访墨,围绕供应链和移民谈完没几天,墨就亮出这套。美墨加协定要审查,特朗普团队又在推重谈议程,墨西哥这步像是在讨好北邻,交出一个“我站队”的保证书。克劳迪娅·辛鲍姆推出的“墨西哥计划”强调本土化,政府说对非自贸国加税是工业政策,专家却怀疑,压力更像是外力拉动。别忘了原产地规则有缝隙,贸易向并非零成本,企业可能把投资计划往巴西、智利挪,或者在墨建厂避税,光搬家这事就够折腾人的,真心的。

后果会怎样,取决于接下来几个月的博弈。短期看中国出口受挫,企业得调整市场布局和本地化节奏;中期看供应链或会重组,拉美其他国家会成为替代选项;长期看全球贸易碎片化会加速,产业链稳定性被测试。墨西哥想靠关税救产业,这赌注挺大的,可能收益有限、代价却先到位。反正眼下各方都在算盘子,中国保持理性但不排除反制,墨西哥也得掂量选边代价。画面最后是一条贸易通道被临时封堵,货轮改道,工厂招工广告又多了几条,经济的脉搏在调整中跳着,不喘口气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