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全国唯一敢硬杠中国足协的媒体——济南日报,结果竟然给自己撞了一记闷棍。这事听了真是让人一肚子火又觉得好笑。都说足球是中国最会折腾人的娱乐了,结果这个倒霉事还牵扯出一堆“谁来买账”的问题。就这次处罚事件,一点都不透明,足协一直不公布陈婉婷那点“不负责的言论”是啥,像个大佬在作怪。你说吧,只要你敢发声揭底,那就是触了他们的底线。要不就是他们觉得你这口气太大,要不就是想让你噤声。反正我看这个局,不单纯是个足球问题,更多像是官员在用脚开会拉帮结派,让足球变成了他们的小圈子。
再看看背景,足协能有多“牛气”?光去年他们处罚这些媒体或者球员,就能列出个五花八门的林林总总。中国足球的乱象不就这样吗?明明国家队节节败退,有盘算的总说“基础薄弱、青训不足”。我倒觉得核心问题不在这,而在于这个官僚体制里的踢皮球,谁都想掌控权,又怕真出了问题让他们担责。那个中国足球的“监管机构”——足协,基本上是个大锅,他们自己说啥都没人能追究,反正我看这次济南日报硬刚,估计会牵出一堆“你不给我面子”的内幕。
我倒是觉得,济南日报这次扛得挺有勇气。光靠说姑娘、打击舆论,恐怕不够,要真想变新局,得有人敢站出来亮剑。美其名曰“维护公平”,其实质也就看谁胆子大。可惜他们太明白,慢慢打压,最后能把谁打垮——媒体?记者?还是反对声音都一个样。你会发现,仅仅一纸处罚,能有多少人真能看得明白?更何况足协那套名正言顺的“处罚理由”,都能随时变形。一边嘴硬说“依法依规”,一边借口不公布细节,明晃晃告诉我们:你们想知道的,没门。
我还记得不久前,那些喷子们高呼“国足烂”,说中国足球从娃娃抓起都跑偏了。真是说对了一半。国内足球的病根不只是技术层面,更多是管理上的“土壤不良”。比如说,山东队被点名,把他们这次遇到的“偏心裁判”问题放到一边,更难堪的是,整个环境变成了“你懂的,谁说了算”,像是在踩谁的尾巴。山东这么一个经济大省,可别以为在足球场上就能唯我独尊。要是不想让整个足球泡沫破灭,大家真的得出来说句公道话。可惜是谁都怕得罪官,那帮裁判、足协的“关系户”才是幕后操控的主角。
你就山东队在场上踢成啥样?裁判出了个偏心的判罚,球迷们气得都直跺脚,可对方不是吃素的,有些媒体还帮忙“润色”这个裁判偏颇的场面。也有那种“你就是裁判要保护的对象”似的指南针敲打着每个人的良心。结果山东队的战绩变成了“看人脸色”,足球场变成了政治斗争的舞台。这种局面,要是再不敢有人站出来“硬杠”,你说等到哪个时候能盼来真正的公平?
说句实在话,挺多球迷都心知肚明,足球场上的“潜规则”和“暗码”比比皆是。大部分人其实都懒得多管闲事,更别提踢几脚比赛能改变啥。真正能让这锅粪变清澈的,还是得有人敢迈出第一步,问足协、问裁判、问那些隐形的操盘手:你们凭啥这么嚣张?这些体验过“被忽悠”的人,心头都很清楚,公开的处罚,都是假的。理由永远不会明摆着讲清楚,否则你们还能吃得开?我看这件事最大的问题就是:谁能站出来问一句,谁能逼着他们拿出一份明明白白的说法?
你说这次济南日报敢硬杠足协,真是看到了点“敢作敢当”的痕迹。只不过这个勇气,也是撑到了极限。坚持不公布言论内容,那就相当于变相承认他们的处罚没章法,没依据。这种操作谁看得懂?别说普通球迷了,就算业内都感到奇怪。公平正义本来就有点像个笑话,关键还是要让“规则”看得见,拿得出手,否则今天罚人,明天处罚变成了政治运动,谁心里还没点数?
最后你会发现,这些戏码的背后,主角并不只是一些裁判、官员或者球迷。更大层面,是整个中国足球的问题。早就该有人站出来“说话”,但又都怕扯出点“触底反弹”的内容。谁能想到,居然会有媒体敢直面“谁在操控裁判”,敢问出“这些处罚到底依据什么”。难怪他们偷偷摸摸怕得要死,也不敢让公众看到真面目。反正我就想问一句,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下一次还看谁还敢出来吆喝?